中国神话故事---火神祝融
体味经典神话传说的精神内涵、探究历史文化的深远博大、见证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。从一个个故事中感悟自强不息、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。今天,我们分享的故事是----火神祝融
在神州大地的南方,住着一位风风火火、威风凛凛的神仙,他就是祝融。有人说祝融是黄帝的火官,也有人说祝融是炎帝的后人。祝融的身世版本众多,可谓是扑朔迷离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,祝融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南方,刚开始是一位火神,后来还兼任了南海之神,合水火为一神,是一位真正的水火之神。
祝融生来便善于用火。小时候祝融学习了古老的钻木取火的方法,对火非常感兴趣,常常玩弄火种,有时在火堆前一坐就是一天。那时候,人们对于火种的取用和保存的知识十分缺乏。自幼喜欢思考的祝融常常想,除了钻木取火的法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取火呢?火能
用来做饭,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吗?在经年累月的学习和探索中,祝融不仅找到了击石取火的方法,还发明了火攻的战术用于抵御战争,给远古时期的部落人民带来了"希望之火"。
身兼要职的祝融长着兽的身子、人的面貌。长大成人以后,祝融常常往来各处处理公务,若是远远地看到一个强壮的人乘着两条火红色的龙,便可以确定那就是祝融了。
自古以来,人们都知道水火不相容的道理,那么善于用火的火神祝融又为何掌管了南海,成为南海水神呢?故事还要从上古时期说起,帝尧时期洪水肆虐,尧帝派遣臣子鲧,也就是大禹的父亲治理洪水。九年过去了,洪水治理却不见一点成效,鲧就打起了天帝的神土----息壤的主意,趁机潜入了天帝的居所偷走了息壤。鲧将息壤撒在了洪水泛滥的地方,想
想要堵塞洪水,不承想洪水决堤之后四处蔓延,所到之处民不聊生。天帝得知此事十分生气,于是命令火神祝融拿回息壤。祝融最终在羽山将鲧绳之以法,还监视鲧的儿子大禹红治水。大禹运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后,火神祝融也受到了天帝的奖赏,成为南方的水神,兼职管理南海之水了。
祝融不仅乐于思考、勤于实践,而且心思细腻、一丝不苟。打破了水火不容的铁律,身兼水火之神的职位还能够如鱼得水地做好分内的工作,天底下大概也只有祝融神能够做到了!